文旅市场迎来复苏面临新的挑战:人们的旅游观念和出行方式已悄然改变,新的旅游业态如何重构?对于去年刚跻身广东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行列的惠州市惠阳区来说,这也是亟待深研的课题。
3月1日,由惠阳区政协指导、惠阳区文广旅体局主办、惠阳区政协文旅界别委员工作室和惠阳区旅游协会承办的“共享文旅体 请你来协商”2023年惠阳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沙龙(以下简称“文旅沙龙”)举行,专家、文旅行业企业家、惠阳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,共商惠阳文旅发展大计。惠阳是红色堡垒、名人荟萃的古邑、枕山达海的湾区枢纽、吉他的诗和远方,在其历史文化脉络中,红色、客家、华侨文化交融成一方特色文化。
如今,依托“高空—高铁—高速”交通优势,惠阳深挖客侨、古邑、红色、非遗等文化资源,千年惠阳在开放之中焕发新活力,于去年成功上榜第五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。
如何给惠阳文旅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活力?“当下正处文旅业的强势复苏期,城市休闲和乡村微度假等项目发展空间很大。”在文旅沙龙现场,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才表示,不管是人文资源还是地理位置,惠阳都有很大的优势。他认为,惠阳要通过政府、市场和民众的多方助力,要充分挖掘红色、客家和侨乡资源,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产,以文化来驱动产业振兴发展,构建具有惠阳特色的乡村振兴、城市升级、城乡融合新模式,带动全域旅游发展。
“疫情期间,乡村微度假成为潮流,从区域分布来说,惠阳非常适合打造乡村微度假,以此带动城乡融合发展。惠阳的农业是都市农业,要立足于定制化、休闲化、康养化的农业发展之路,把农田变成田园,让价值再升值,农业才有作为。”吴志才说。
惠阳区文广旅体局局长陈惠忠表示,今年惠阳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贯彻落实省‘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’”和“连线成片建设一批特色鲜明、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乡村振兴示范带”两个工作部署,从文旅发展的角度上看,可以通过特色文化资源差异化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。他介绍,惠阳此前开发了(香港)秘密大营救这个旅游线路,今年拟将文化振兴注入到乡村振兴示范带中。同时还要打造“四大名著”,名人、名城、名楼、名果,也是从顶层设计提高站位,不断提升惠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“‘引客入惠’到‘引客留惠’的转化尤为关键,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文旅企业补贴”。来源 | 羊城晚报·羊城派